首页>>科技推广 >> 正文

抗击渔业洪涝灾害开展生产自救技术措施

作者:戴银根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26   来源: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6月以来,我省持续暴雨和洪水的侵袭,对我省渔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且将持续到月底。洪灾过后,有可能出现气温升高,大量水分蒸发以及一些地区的水利工程被冲毁来不及修复,导致池塘、水库等养殖水面有可能出现缺水现象,影响渔业生产,为搞好抗灾自救,减少灾害损失,特制定本技术措施。

     1、修复设施,蓄足水量。一要尽快修复水毁池堤、蓄水池、进排水渠道和大水面网箱、低坝网拦等设施,维修或添置必要的提灌设施,确保供水顺畅。二要及时检查池埂渗漏情况,发现渗漏应及时防渗堵漏。三要在洪水退之前,提前留足足够的新水,补充水源,一般选择夜晚注水,尤其是凌晨3时4时或1时2时注水,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改良水质,对防止泛池和病害发生有明显效果。四是没有水来源的地方可以临时性打小型机井,加注地下水。

2、科学调水,保持水质。一是水色发黄且浑浊的养殖水域,用微生物制剂或生物方法净化改良水质。方法是每10-15天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或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 (用量以产品说明为准),降低亚硝酸盐、氨氮含量,降解水中悬浮物,改良水质。二是水源有限的池塘,在保证基本养殖水位的前提下,可利用池塘面积10%左右的水面,移植水空心菜等浮水植物,起到净化水质和降低池水温度的作用。三是开启增氧机。洪涝期间,要不定时开增氧机,保持水体溶氧充足,预防缺氧泛池。四是科学用水,节约用水,适当减少换水频率,提高水的利用率。对于兼有灌溉功能的池塘和小型水库,各地应根据效益优先的原则,首先是预留水源,其次是协调好渔业和农业的关系,制定科学的渔业用水调度方案,并统一调度,统一放水,有的养殖水面还应确定最低水位线,避免多重损失。

3、强化管理,分类上市。一是被洪水冲毁的水域,要及时查清水体鱼的存塘量,待稳定后及时补充鱼种;二是预测要决堤的水域,尽早起鱼上市;水源有可能缺乏的地区,对达到上市规格的鱼应合理及时捕捞出池,未达上市规格的应及时将鱼转移至有水源的地方暂养,以减少鱼池负荷,可起到防止泛池效果。同时要加强早晚巡塘,观察鱼情动态,采取洪涝期间减投饲量,洪涝过后增投饲量(日投饲量应为正常投饲量的75%左右)的方法强化管理;三是及时捞出残渣剩饵,降低残饵及鱼体排泄物造成水体的自身污染,避免鱼类因缺氧而产生死亡;四是洪水期间网箱养殖要移到岸边安全处,不影响行洪,洪水退后,可将网箱移至较深水域。水库等大水面养殖,不施有机肥和少施无机肥。

4亲鱼种鱼,重点保障。水产原良种场的亲鱼和鱼种是渔业生产基础,应提前做好预警,洪水期间要确保安全不被冲毁,可利用池塘现有水体或集中调度使用池水或就近利用有条件的水库、河流库存湾设置网箱,优先保证亲鱼、鱼种存活安全。

      5、分类指导,预防病害。洪水期间,尽量少进行生产性操作,避免引发鱼病;洪水过后要提前预防,避免灾后鱼病暴发,维护水质。洪灾过后气温将升高,浑浊的洪水容易引发鱼病,各地应切实搞好病害防治工作,当前特别要注意预防水体亚硝酸盐偏高引发鱼死亡和暴发性鱼病和草鱼“老三病等的防治。采取措施为:首先是鱼池水体消毒。消毒方法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剂,根据水质确定用量。清洁透明的水每立方米用1克,水质浑浊的水每立方米1.5克;其次是减少饲料投喂,最好减少至日投喂量的75-50%;第三要勤开增氧机;四是加强上述病害预防和预测报,防止病虫害暴发成灾;五是要视情况,适时调入鱼药、渔需物资,做到渔民需要时就能及时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