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 新理念 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

作者:唐建华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1   来源:江西省渔业局

(2016年3月9日)

 

一、2015年全省渔业工作全面完成,成效显著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省渔业部门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创新方式、完善机制,克服了经济转型期的一系列困难及挑战,全省渔业经济继续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各项任务全面圆满完成。

(一)渔业经济水平总体良好

一是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2015年水产品产量达264.23万吨,增长4.17%,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达87.6万吨,增长6%。总产量列全国第9位、内陆省第2位。二是渔业经济发展稳定增速。经济总产值达920亿元,增长5.57%。排全国第8位、内陆省第2位。其中,一产产值45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4.69%。三是渔民可支配性收入稳步增加。渔民可支配性收入为11656元,同比增长6.2%。四是水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全年水产品价格综合指数为98.46,消费者选择性的消费需求愈趋明显。五是水产品出口体系逐步完善,出口市场基本稳定。2015年我省水产品出口重回内陆省份首位,出口量达1.13万吨,出口额3.12亿美元,约占农产品出口的40%左右。

(二)“鄱阳湖”品牌建设取得突破

今年我省大力发展“鄱阳湖”品牌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一是发布《“鄱阳湖”注册商标授权管理办法》,明确、规范品牌授权使用;二是整合“鄱阳湖”水产品基地,新增品牌供应基地10家,产品涉及大闸蟹、草鱼、甲鱼、鳙鱼、小龙虾、酒糟鱼等。三是在没有专项资金情况下,挤出预算内少量资金建设52家“鄱阳湖大闸蟹”品牌专卖店,最远开到了广西南宁,截至2月份,品牌专卖店已销售河蟹达3120吨,销售额4.8亿元。“鄱阳湖”品牌建设九江市可以说走在全省前列,去年该市共建37家品牌专卖店和6家产品供应基地,为品牌宣传推广做出突出贡献。

(三)调结构、转方式理念进一步增强

思想是发展的源泉,去年全省渔业主管部门积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转变传统观念,助力渔业发展。先后赴陕西、湖北、江苏、安徽等地,深入学习考察娃娃鱼产业化开发、特种水产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等先进理念,我局联合中科院水生所举办了1期特色渔业养殖培训班,引导各地调整发展思路。此外,各地在探索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上也取得了许多成果:抚州创建全省首个渔业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开启“智慧渔业”新篇章;南昌大力推广循环养殖模式,建设1000亩池塘自流水循环系统、3000亩稻渔(虾)连作示范基地;鹰潭、吉安、宜春等地大力发展泥鳅、胭脂鱼、澳洲龙虾、棘胸蛙、观赏鱼等特种养殖,新增产值近3亿元。

(四)现代渔业建设深入推进

2015年,我省制定并印发了《江西省现代渔业建设规范》,涵盖大宗淡水鱼、甲鱼、河蟹、大鲵、棘胸蛙、泥鳅、小龙虾及鳗鱼等8个品种16个养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建设内容由单一池塘改造扩大到工厂化养殖设施改造、建设标准由1500元/亩提高到2000元。全年累计投入1.846亿元,改造标准化池塘4.475万亩,其中工厂化面积1020亩,改扩建规模化良种繁殖场7个。并创新了项目的监督检查方式,对2014年项目分组督查,印发整改通知书,提高督查效果,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

(五)产业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今年以来我省以建设标准化与特色养殖基地、省级水产示范园和水产品牌为手段,积极开展服务,稳步推进渔业产业化建设进程。2015年我省第一家水产企业成功上市,全省新增省级龙头企业4家,达60家,年销售额达80多亿元,带动农户近8万余户;新增渔业专业合作社180家,达1500余家,新增社员1000多人;新增休闲渔业基地近90家,达610家,产值超26亿元;萍乡、赣州等地全年招商引资近1亿元。全省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其中,上饶市涌现出了“生态循环养殖+休闲餐饮+加工+营销配送”的大鲵产业模式、“有机养殖+品牌营销+连锁配送”的有机生态养殖模式,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六)健康养殖模式不断创新

为保护好江西的绿水青山,我们一直在探索更为健康环保的养殖模式,2015年我省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鱼菜共生试点、“测水投料”精准养殖、碳汇渔业、无规定疫区建设等都取得巨大成绩: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3家,示范面积1.87万亩,投入国家资金900万元,改造18家示范场。依靠院士工作站在新余仙女湖开展碳汇渔业试点,监测水质和浮游生物变化,测算大水面初级生产力,基本确定了养殖容量,为水库有效利用和合理放养提供科学依据。在永修、乐平等4个县开展鱼菜共生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池塘亩均增产草鱼70公斤,生产蔬菜75公斤,少换水1-2次,发病率降低15%,亩均综合增收节支800元左右,水质达标排放。

(七)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

2015年,我省加大了抽检力度,抽检各类水产品566批次,合格率达99.8%。并将全省健康养殖基地、市级以上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以上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等1200多涉渔大户纳入到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渔业)数据库,为监管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利保障。确保了全省全年无重大疫病发生、无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面对当前的渔业发展形势,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到,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任务十分艰巨,水产品价格下行趋势未改变,传统水产养殖方式给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水产品加工方式落后、水产品出口难度加大等多重挑战叠加;更要敏锐地探索到当前我省渔业发展仍有四大发展空间:一是特种水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仍有发展空间;二是渔业品牌建设带动产品增值仍然有发展空间;三是生态健康养殖、休闲渔业建设仍有发展空间;四是挖掘产品内在价值,以加工促出口,持续拓展外向型渔业,依然有发展空间。

二、2016年重点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今年是这个决胜阶段的开局年,同时也是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的关键年。为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总书记视察我省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丰富内涵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努力在高起点上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全省渔业健康稳定发展。

今年渔业工作总体要求是: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促加工、活流通、稳增长”的渔业发展方针,围绕渔业强省总目标,以促进渔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质量增效益为落脚点,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促进渔业养殖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加强渔业二、三产业支持与引导,主攻水产品加工、流通及休闲渔业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

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16年底,实现水产品总产量新增10万吨,达到274万吨,增长3.8%;渔业经济总产值增加60亿元,达到980亿元,增长6.5%;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50元,达到12300元,增长6%;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及大范围水产品养殖污染事件。

围绕今年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务必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全力抓好燃油补贴政策调整,激发渔业发展新活力。一直以来燃油补贴是所有渔业扶持政策中资金量最大、涉及面最广,也是执行难度最大的一项,今年全国油补政策作出调整,我们要正确把握和领会新的要求,坚持把这一项支渔惠渔政策用好,进一步激发渔业发展新活力。一是落实责任。渔业燃油补贴政策已明确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地方政府保障渔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兜底”责任,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各级渔业渔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新的油补政策调整文件,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稳妥、及时将燃油补贴发放工作落实到位,目前,我们已建议将2016年油补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畴,请及时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并抓好落实;二是调整政策。根据国家出台的渔业燃油补贴政策调整意见,燃油补贴实行与用油量脱钩,降低直接补贴比例。其余资金由中央、省、市政府统筹使用。我省正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初步计划为:不论功率大小,每艘渔船补贴3400元左右,一定5年不变,省里统筹专项资金将重点用于“鄱阳湖”品牌建设、湖区渔业资源养护、渔业信息化等;各设区市统筹资金,重点用于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扶贫和基层渔业渔政监督管理条件建设等方面。待省里实施方案出台后,各地要制定详尽可行的方案,确保资金使用效果,为渔业发展做好事、做成事。三是加强监管。新的油补政策是以2014年清算数为基数,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快发放进度,并会同财政部门对2014年以前所有油补资金进行彻底清算,同时,加强对油补政策调整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目标考核,对不按政策操作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有政策,但长时间不发放补贴的,也要追究其不作为责任。四是强化宣传。要有针对性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突出政策导向,赢得渔民群众的理解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确保油补政策调整工作顺利推进。

2、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开辟渔民增收新渠道。应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关键在调整思路,要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抓好“去库存、降成本、调结构、促融合”四个关键。当前,常规大宗淡水产品供应基本饱和,鱼价持续下滑,呈现增产不增收的趋势。为此,我们既要稳定大宗淡水鱼生产,更要突出抓好特色渔业发展,不断拓展渔业功能,促进渔民增收。一要推进特色促发展。适时引导渔民发展特色渔业,集成配套相关技术和设施,建立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的核心示范区,继续引导龙虾、棘胸蛙、鳗鱼、河蟹、甲鱼、大鲵等省内特色优势产业向重点产区集聚,着力抓好11个重点渔业产业集群建设,力争实现重点渔业产业集群销售水产品19万吨、收入65亿元,新增渔业企业及合作社30家,带动8万人次就业。二要主攻加工去库存。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淡水产品精深加工,在稳定鱼糜、鳗鱼和小龙虾加工产品的同时,重点开发“赣鄱”风味特色产品及娃娃鱼、鲟鱼等多功能、高附加值产品,消化水产品库存,拓展海外市场;三要规模经营降成本。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速渔业机械化、智能化管理,减少鱼药、饲料不合理使用,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生产成本。四要拓展功能促融合。加快推进渔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挖掘渔文化,打造一批人与自然和谐、都市与乡村融合的多功能、精品化的休闲渔业基地,力争建设5家国家级休闲渔业基地。

3、大力推进“鄱阳湖”品牌建设,实现渔业经济新突破。去年在厅里的关心重视下,在各地的积极配合下,“鄱阳湖”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我们将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争品牌建设有大的突破性进展。一要用真感情:品牌回归来之不易,品牌的建设更要付出更多心血,作为我们省内一个区域性的公共品牌,大家要爱护它、保护它,不要搞恶性竞争,不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要以对“母亲湖”的热爱,建设好、维护好这个品牌。二要下真功夫: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理念进行包装、宣传和营销,加大“生态鄱阳湖绿色水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同时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尽快出台产品、产地环境等标准,鼓励企业和基地自主制定标准,明确“鄱阳湖”品牌水产品的差异性;三要出真成效:争取建设1-2家高标准的品牌营销中心,建成100家大闸蟹品牌专卖店,20家其他水产品专卖店和10家生产基地,使“鄱阳湖”品牌水产品遍地开花,持续扩大市场影响力,为我省“十三五”渔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今年开始,厅里将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攻市场,对江西农产品设立品牌直销店、专卖店给予重奖,我局也将统筹资金对“鄱阳湖”水产品品牌营销中心、专卖店建设等给予奖励。

4、努力抓好渔业现代化建设,取得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我省时强调,“江西要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为此,我们要牢牢抓住我省绿色崛起的新机遇,转变生产方式,促进渔业持续发展。一是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依托现代渔业项目支持,推动生产条件现代化改造,建设深度不少于3米,基脚四周埋设钢筋圈梁、独立进排水系统的现代化池塘;建设主养单一品种的标准化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工厂化繁、养殖车间,进一步推进我省养殖基础设施现代化。二是推进绿色循环养殖。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和优势,一定要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推进渔业生态文明建设,推行“测水投料”精准养殖,科学施药,继续开展无疫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稻(莲)田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碳汇渔业”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推广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渔民综合生产效益,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江西绿色崛起做出应有贡献。三是加快推进渔业信息化。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技术在渔业领域应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智慧渔业”平台建设。推动“鄱阳湖”水产品电子商务试点、鱼病远程移动诊断试点、水产品信息全程可追溯试点,强化统计和市场信息监测预警。

5、竭力强化水产品风险管控,促进质量安全水平新提高。质量安全是百姓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媒体聚焦的敏感问题,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规范养殖秩序,是我们工作重点,任何时候都不得松懈。在质量安全监测户数据库建设、承诺书签订、公布年度水生动物卫生状况公报等基础性工作时一定要尽心,不能因为是常规性工作就出现懈怠,务必以最严谨的态度做好保障质量安全的基础工作;在完成水产品监测、病害测报、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专项监测等抽检任务时一定要尽责,扩大抽检面,净化投入品市场,不能为做一时的“老好人”而成为“罪人”,务必以最严格的监管倒逼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在处理渔民生产中遇到的疑难技术问题时一定要尽力,哪里出现了新的鱼病一定要迅速反映,及时解决,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鱼病。

我省渔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挑战,也迎来机遇。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 “一个新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更高要求,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努力完成今年渔业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十三五”渔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为改善渔民民生、丰富“菜篮子”、保障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